“他者”视角下《中国丛报》(1846-1851)中的中国文化报道研究开题报告

 2023-04-16 10:04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引言:1832年,在马礼逊(robert morrison,1782-1834)的倡议下,裨治文(e. c. bridgman,1801-1861)在广州创办了第一份面向西方读者的英文月刊《中国丛报》(the chinese repository)。

截至1851年12月停刊,该报共发行20卷,从不同角度对中国的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甚至对中国人的心理特征、行为举止等进行了详细记录,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报刊。

《中国丛报》对中国的报道与研究,开创了美国早期汉学的先河,逐渐形成了近代美国汉学研究的独特风格,对现代美国中国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西方世界了解中国起到了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课题以《中国丛报(18461851)》为研究对象分析报刊中与文化相关的内容,以探究19世纪西方传教士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的认知,从而归纳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以为《中国丛报》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为跨文化交际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1.文献阅读法通过仔细阅读相关文献,考察《中国丛报》中对文化描写,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19世纪社会的影响,以及国外对19世纪中国文化形象看法。

2.归纳总结法归纳总结国内外相关文化研究的特点,并以此为借鉴3.比较法比较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丛报》关于文化研究的差异,以此为参考4.形象学通过文学中的形象了解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互相观察、互相表述和互相塑造,来研究19世纪西方人眼中的中国5.接受学研究一个国家的作家、学者在接受和研究同一文明、或其它文明的文学作品时出现的变异情况,有利于文化交际6.变异学探索描述人们对于世界上的某一特定现象或属性如何做出理解、体验和思考,以此为参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