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国内外研究背景 抽穗期是水稻重要农艺性状之一,对于水稻抽穗期相关基因的定位、克隆及作用机理等的研究一直都是备受关注的热点。
科学家们通过多年的努力,在水稻抽穗期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些初步的进展。
1.1 水稻抽穗期的决定因素 1.1.1 感光性水稻作为典型的短日照作物,在短日照时开花期缩短,而在长日照下开花期则延长数天。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利用经EMS诱变的早抽日本晴突变体与NJ11的杂种F1自交得到F2,对F2群体进行抽穗期的调查并分单株提DNA,选取合适的SSR、Indel等标记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它们的基因型,利用QTL分析软件,看是否存在有效应的位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材料材料为经ems诱变的日本晴早花突变体,与野生型相比,表现出早花14天的表型。
2.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ems诱变获得了日本晴早花突变体,将日本晴突变体与nj11杂交得到的f1自交获得f2。
对f2群体进行抽穗期的调查并分单株提dna。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利用SSR、Indel引物对F2群体的184个单株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这些引物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对F2群体进行全基因组的扫描。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年7月-10月,在土桥实验基地调查F2群体抽穗期,记录数据; 2014年10月,提取DNA; 2014年11月,筛多态,在12条染色体上分别选取适当的Indel或SSR等标记; 2014年11月-2015年1月,对随机选取的184个DNA进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获得其基因型; 2015年1月-2月,分析结果,对需要加密的位置继续选取合适标记加密,用相关软件进行分析,看是否存在具有较高效应的位点; 2015年3月,用回交一代的群体对有效应的位点进行验证; 2015年4月,撰写毕业论文。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