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研究意义:

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土地利用出现一个突出的矛盾:一方面由于人口不断增加,为确保粮食安全,现有耕地数量不能再减少;而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对用地的需求很大,这种需求必定要占用部分土地,而我国宜耕后备土地资源的开发又受到数量少、质量差、开垦难度大和生态环境问题等因素的限制,潜力非常有限。面临这一矛盾,1998年我国修改并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其中第四十一条第一款正式提出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的土地开发整理概念。

长期以来,土地开发整理更多的被理解为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耕地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措施。传统的发展模式是以牺牲生态环境求发展,因此造成土地质量的不断恶化,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生态条件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破坏。如何在土地开发整理过程中实现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与改善,已日益成为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研究的重点领域。土地整理是现阶段我国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主要途径,一般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采取行政、经济、法律和技术手段,对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结构和土地利用关系进行改造,以改善土地利用结构,增加可利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产率和改善生态环境的过程[1-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一、研究目标

本研究拟从生态环境学角度审视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得失和利弊,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建立起一套较科学的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应用于土地整理的典型项目,通过对评价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提出提高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土地开发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研究提供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定量依据,以便更好地指导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践。

二、研究内容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一、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

通过搜集、甄别、整理、分析研究文献形成对事实科学的认识,界定相关的概念,树立起研究过程中的理论依据。同时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将构造的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用于实际项目的评价,以检验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科学合理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

1、土地整理的效益评价多集中在对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评价,而对于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评级也多停留在定性研究的阶段。本文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并应用于实际的土地整理项目,实现了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的量化评价。

2、目前土地整理生态效益评价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构建出了一套较为科学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做了有益的探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5年2月3月:完成文献资料查阅、基础资料进行补充;

2015年3月4月:完成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形成系统理论基础;完成现状的资料收集和分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