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标准分析法及层次分析法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评价—以徐州市为例开题报告

 2023-02-09 06: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研究的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已编制了两轮土地利用规划,但无论是规划的内容与方法,还是规划实施的效果,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

虽然对规划编制与规划实施相脱离的现象都能充分认识,却无力加以改变,导致了无论规划实施的效果如何,新一轮的规划就土地利用规划自身来说,通过实施评价可以总是不断的被编制出来。

由于缺少制度化和程序化的对规划实践的反思,规划师只能根据对本身社会处境的自我反应和普遍性的情绪来判断规划的有效抑或失效,成功抑或失败[1]。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四、研究目标: 本研究在总结和评价现有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土地利用系统的多个因素的分析,划分出各因素间相互联系的有序层次,再请专家对每一层次的各因素进行客观的判断后,相应地给出相对重要性的定量表示,进而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的相对重要性的权重值,根据各因素的权重值确定影响该土地利用系统的主要因素,并对主要影响因素进行量化和标准化,最后对各因素值按照权重值的大小进行加和,得到土地规划实施的综合评价。

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对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差异进行了研究。

五、研究内容: 构建改进在全面评价现有多因素综合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以下途径: (1)评价因子的确定,即影响规划实施评价的因素和影响因子的确定两部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七、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过程及其概念,掌握现有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及其应用,其中着重研究现有能值生态足迹模型方法的理论、公式及应用。

进而对该领域形成一个全面、基础的认识。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十一、特色或创新之处 虽然在原有的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已有部分学者试图对其进行改进,但总结看来,大多只是在项目类型选取,能值的获取等方面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方法也并没有克服该模型原有的缺陷,即忽略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和实现区域性评价。

本文在构建能值生态足迹模型中,加入对人工投入指标的考虑,将人工影响纳入生态承载力的计算当中,并且统一采用区域能值密度进行计算,实现全面的区域评价,有效的改进和完善了传统模型。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十二、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4.12-2015.1:课题启动,查阅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方案设计和项目研究目标,完成项目总体规划; 2015.02-2015.03:提交开题报告,完成数据处理; 2015.03-2015.04:完成论文初稿,与导师讨论并修改论文。

2015.05-2015.06:完成论文定稿,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