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本课题的意义: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horvth)是典型的r对策型害虫,适应能力极强且在适宜环境下极易爆发成灾,是我国水稻上重要的迁飞性害虫。
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南方稻区大面积推广种植抗褐飞虱而不抗白背飞虱的ir系列和杂交稻品种,使得该虫在90年代发生面积和危害损失超过褐飞虱,成为对水稻生产危害最大的害处,白背飞虱亦是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的传播媒介。
对于植物病毒病的防治目前没有行之有效的措施,故而治虫防病对于挽回粮食损失就尤为重要了。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研究的目标指导生产上科学用药,尽早开展白背飞虱抗性治理,延缓抗药性发展,有效防治白背飞虱,保证水稻的优质,高产。
2.研究的内容监测江苏、江西、四川、浙江和安徽五省7地的白背飞虱田间种群对毒死蜱、吡虫啉、噻虫嗪、噻嗪酮及吡蚜酮五种药剂的抗性。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实验预备结果,设置相关系列质量浓度抗药性水平的分级标准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研究方法与试验方案:1) 白背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测定采用稻苗浸渍法2) 将配制的乳油用水等比稀释配制成系列浓度,每个实验设5个浓度,以清水处理作对照。
3) 将6日龄武运粳3号稻苗30株连根一起在系列浓度的药液中浸10s,每个浓度重复3次,取出沥至无液体滴下后置于垫有滤纸的一次性塑料杯中,30min后接入3龄中期若虫15头,每处理共45头,然后用保鲜膜封口并用3号昆虫针扎孔。
4) 接虫后的培养杯放置于261℃、湿度70%、光照周期16/8h(l/d)的恒温光照培养箱中。
4. 研究创新点
初期采用水稻幼苗法对田间采集的白背飞虱低龄幼虫进行室内人工培养,而后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白背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保证了抗性监测工作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研究计划:2015.07-2015.08 采用水稻幼苗法对田间采集的白背飞虱低龄幼虫进行室内人工培养(催芽,育苗,白背飞虱的室内转移)2015.09-2015.11 采用稻苗浸渍法测定白背飞虱对杀虫剂的抗性并详细记录结果2015.12-2016.03 数据统计与分析、论文写作2.预期进展:预期能够按照研究计划逐步完成实验。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