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背景
蔬菜是一种与人们日常生活存在紧密关系的经济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以及调整、升级,蔬菜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蔬菜产业已经逐渐发展成为我国农业增效以及农民税收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支柱产业[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蔬菜的市场需求也日益增加。绿叶蔬菜的产量和品质与氮肥施用是否合理关系密切。其中小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pekinensis)是我国人民最喜爱的蔬菜之一,因为其分布广泛、面积大、适应能力强,生长周期短、营养丰富、种植简单、成本低、价格低廉,所以在我国人民的菜篮子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江以南的地区是小白菜的主要种植地区,种植面积占秋冬春季播种面积的40~60,是名副其实的大众化蔬菜。
植物根系与菌根真菌所形成的共生体被称为菌根,它在自然界中很常见,能够和菌根真菌形成菌根的陆生植物占总植物的80[2]。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rhiza)是最古老并且分布最广的一类菌根[3],是由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rhiza fungi,amfs)在植物的根细胞内形成的一种分枝共生结构[4]。它能和大部分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根系。丛枝菌根的菌丝有根外菌丝和根内菌丝之分。根外菌丝在根的外面扩散,发达时可在根的外围形成松散的菌丝网,甚至将根遮掩,但不会像外生菌根那样形成菌套。根外菌丝又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厚壁菌丝,它粗糙、壁厚、细胞质稠密、菌丝直径可达20~30μm,有双叉分枝;另一种是薄壁菌丝,多从厚壁菌丝上长出,较细,直径为2~7μm,穿透力强,能行吸收功能。当吸收的营养物质耗尽后,菌丝中的细胞质可回缩至厚壁菌丝内,并长出横隔,随后凋萎。与厚壁菌丝相比,薄壁菌丝是短命的。两种菌丝都有入侵根部的能力,它们与土壤密切接触,有助于扩大根的吸收范围和摄取土壤养分。根外菌丝的发展受土壤条件,尤其是通气条件的影响很大。它形成的共生体除了能明显改善宿主植物的矿质营养,还能增强宿主植物抗病、抗干旱、抗盐害、抗重金属毒害等诸多抗逆能力[5]。此外,根据研究发现amf的作用机理与根瘤菌相差不多,接种amf后的豆科植物的根瘤固氮能力更强了。此外,amf还可调控土壤氮素淋洗:其一,amf改善菌丝际土壤结构增加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其二,amf促进宿主植物对无机氮的吸收,减少了土壤中无机氮浓度;其三,amf与氨氧化微生物相互作用可降低氨氧化菌丰度从而降低土壤溶液中无机氮浓度[6]。amf还可通过地下的菌丝网络传递以及再分配养分。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目标
2.1研究目标
研究氮肥用量和amf对小白菜产量、品质的影响,并选出小白菜最适氮肥用量和最适丛枝菌根真菌用量。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
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以小白菜为材料,氮肥来源选择尿素,通过测鲜重、干重、株高、茎粗判定叶菜生长情况,通过测维生素c、可溶性糖以及植物体内的硝酸盐来判定叶菜品质。
3.2技术路线
4. 研究创新点
目前国内针对丛枝菌根真菌对叶菜的作用研究较少,本实验针对丛枝菌根真菌对小白菜产量、品质进行研究,为以后丛枝菌根真菌更深入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9年9月-10月 探究小白菜在不同氮肥浓度处理下生长品质的变化,并选出小白菜生长最适氮肥用量;
2019年11月-2020年1月 整理数据并进行分析;
2020年2月-3月 探究小白菜在不同amf用量下生长品质的变化,并选出小白菜最适丛枝菌根真菌用量;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