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一)本研究的意义 中国最大的问题是农民问题[1-2],农民最大的问题是土地问题。
目前在我国农业发展中遇到了一个突出问题,即耕地面积减少、粮食产量徘徊不前,这影响了我国粮食市场的稳定以及国民经济的增长。
以均田承包为主要特征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 20 世纪 70 年代末到 80 年代中期中国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农民收入的快速提高和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做出了贡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制度绩效。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本项研究从粮食保障需求、建设占用需求和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了耕地供需平衡在规模利用情况下的动态平衡,并阐述了耕地规模经营的现状、评价标准、适度规模等,在此框架下从总量、均量、时间和区域等方面尽可能详细讨论耕地供需平衡在规模利用情景下的基本变化模式。
研究内容(一)近五年我国耕地总量变化、建设占用需求量变化、人口区域变化情况通过查阅我国土地资源年鉴与网上阅搜等方式,获取近五年我国耕地量变化情况、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情况,区域人口变化等,合理定量分析,构建一定模型,对我国耕地供需平衡问题作出直观的判断。
(二)以江苏省、浙江省等几个省为例,进行规模利用情景进行模拟以各省的城镇化水平目标、目标期农村劳动力人口、粮食需求、城镇建设等因素,模拟得到我国部分省耕地平均适度经营规模。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一) 定量分析法对所得各年耕地变化数据、建设用地变化数据、人口等进行一定量化,使各年之间能够用作比较,以获得较为直观的结果。
(二) 定性分析法在研究耕地供需平衡与规模利用情况的过程中,使用归纳演绎、概括等方法分析并综合各省实际情况,对可能引起现象的原因以及发展趋势进行一定的推测,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全面地对课题进行研究。
(三) 文献研究法在最初的研究项目的确立以及研究细则的确定方面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来了解课题研究背景和理论依据,研究耕地规模利用与耕地供需动态平衡问题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4. 研究创新点
特色或创新之处(一) 选择规模利用视角对耕地供需动态平衡进行研究,国内学者在这一视角研究较少,本课题可以扩充这方面的研究。
(二) 在研究耕地供需平衡的过程中,以江苏省、浙江省等几个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的省进行分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我国部分区域在城镇化高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三) 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不同层面的分析,,合理思考不同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变化对耕地供需平衡可能产生的影响。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计划时间 预期进展2014.12.162015.1.15 前期准备,阅读相关理论资料2015.1.162015.2.15 通过年鉴、网络查询及走访实地搜集资料2015.2.162015.3.15 整理、筛选、分析数据2015.3.162015.4.10 运用一定方法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2015.4.112015.4.30 系统分析并得出结论,完成论文初稿2015.5.12015.5.18 论文修改、定稿及论文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