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研究概况、应用前景等(列出主要参考文献) 1.1 本课题的意义:(1)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产物,它克服了现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一些弊端,对实行土地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但是当在更广的范围内,特别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被推行时,其可行性以及由此可能产生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和担忧。
因此,分析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形成对推广土地股份合作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研究目标通过对苏北地区的实地调研,了解土地股份合作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制度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案例和数据研究,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分析欠发达地区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产生的成本以及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从而分析土地股份合作制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形成的原因,并寻找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2.2 研究内容(1)制度创新成本分析:通过对村集体、合作社相关负责人的访谈,了解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形成过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欠发达地区为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付出的制度成本。(2)制度创新收益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土地股份合作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满意度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研究,分析土地股份合作制为其地区带来的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3)政策建议:在研究的基础上得出主要结论,分析其在欠发达地区实践运行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及其原因,并提出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的政策建议。 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1)如何选取土地股份合作制对农户收入影响的指标 土地股份合作制对农户收入影响是多方面的,不仅体现在农业收入的变化,也体现在非农收入方面,如何选取各项指标才能客观公正的评价土地股份合作制对农户收入产生的影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拟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及向老师请教等方法解决。(2)能否得到成立合作社的成本数据 尽管可以设计调查问卷询问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但是能否找到相关负责人以及其是否配合是要考虑的问题。拟先到当地合作社进行询问,能直接找到相关人员则进行访谈式的调研,不能则通过电话联系。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 研究方法(1)理论分析法:对新制度学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相关理论和文献进行深入阅读,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产权理论、企业理论等,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变迁、生成动因、制度绩效等有系统的认识和概念。
(2)问卷调查法: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农村调查研究,通过农户问卷调查、村庄调查、企业个案调查等方式,运用实践资料和数据对相关理论进行充分论证。
拟对调查区域农户和合作社进行相关调查,以了解土地股份合作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以及农户对土地股份合作制的满意度等。
4. 研究创新点
4 本文创新点: 4.1土地股份合作社起源于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相应的实证研究也较多,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股份制刚刚展开,土地股份合作制发起的社会经济背景,制度形成的方式路径等与经济发达地区有较大差异,而相应的研究较少。
本研究以江苏苏北地区为例对土地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制度形成原因进行研究,对于欠发达地区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发展具有更为针对性的借鉴意义。
4.2本次研究着重从微观角度,即从农户和合作社自身运行的角度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进行分析。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5 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2014.11-2014.12 查阅相关文献,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进行论文选题,并进一步细化方案设计,完成项目的总体规划; 2015.01-2015.03 完成开题报告和毕业论文的总体设计,在以前研究的基础上设计新的调查问卷,并完成相关的实地调研; 2015.03-2015.04 对调研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完成论文初稿; 2015.04-2015.05 在导师指导下进行修改; 2015.05-2015.06 论文定稿,进行毕业设计答辩。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