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学术价值
未盈利企业估值一直是资产评估和金融的难点,由于科创板推出时间较短,目前关于科创板企业的估值研究相对较少,尚处于起步阶段,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财务特征与价值评估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拓展已有的估值理论,另一方面可以拓展已有财务理论在未盈利企业中的应用空间,具有积极的学术价值。
(2)应用价值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现有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行业类别、成立及上市时间、所在地、ipo市值、历年年报等企业信息及该类企业的一般性财务特征;当前评估界对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评估方法及相关适用性研究;针对科创板未盈利企业一般财务特征的有效评估方法
一、 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文献综述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科创板企业估值问题,有两种主要研究。一是科创板企业估值水平研究。林丽芳(2020)以平均市销率作为衡量科创板企业估值水平的指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灰色预测模型并参考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估值量化模型构建科创板估值量化模型,得到科创板上市企业估值水平为3.1126。肖玉秀等(2020)、张海鹏和朱家明(2020)、张杰等(2020)以P/S 模型为基础分析中国A 股市场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的估值溢价,帮助确定科创板未来合理的市场估值水平。
二是科创板企业估值方法选择研究。岳修奎等(2019)通过对比科创板和香港交易所市场化定价机制,认为评估机构应在传统估值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科创板企业估值。胡晓明等(2019)通过总结科创板申报企业特征,提出科创板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的选择路径,选择维度包括企业发展阶段、经营情况和资产类型三个方面。朱荣等(2019)结合企业生命周期、整体现金流量情况及动态多因素折现率对收益法参数进行调整,为科创板中未盈利的科创企业价值评估提供新思路。段吟颖和周伟(2019)从制度风险、上市公司风险、投资风险和监管风险四个角度进行科创板风险识别,并基于层次分析构建科创板风险评价体系,探讨科创板建立与其潜在风险为评估行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赵振洋等(2019)参考销售收入峰值模型和生命周期理论调整rNPV估值模型,并以微芯生物为例验证rNPV 模型是否适用于科创板医药企业价值评估。赵振洋等(2019)参考5P估值模型中患者池、治疗率和产品研发成功率等医药企业特有的估值影响因素对传统FCFF 估值模型进行修正,并以心脉医疗为例验证修正后的FCFF 估值模型是否适用于科创板生物医药企业的估值。北京证监局课题组(2020)通过汇总科创板企业估值信息的披露情况,总结出目前科创板企业的估值难点,并对新材料行业等科创板企业典型行业估值方法举例探讨。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1)研究目标
通过对现有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各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归纳总结出该类企业的一般财务特征;通过比较各种评估方法对科创板未盈利企业的评估效果,并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出针对该类企业行之有效的评估方案。
(2)研究内容
5. 参考文献
[1] victoriadickinson.cashflowpatternsasa proxy for firm life cycle[j].the accounting review,2011(11):1969-1994.
[2] 王少豪 . 高新技术企业价值评估 [m]. 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
[3]徐爱农. 企业价值评估[m]. 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