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之一。
铅作为一种常见的重金属污染物,具有毒性强、难降解等特点,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水中铅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采矿冶炼、电池制造等,一旦进入水体,会通过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利用生物炭去除水体重金属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外学者在生物炭的制备、表征、改性及其对重金属的吸附机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些进展。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生物炭去除水体重金属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例如,xxx等人[1]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生物炭,并研究了其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发现生物炭对铅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高温炭化法制备芦苇生物炭,并利用高锰酸钾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高锰酸钾改性芦苇生物炭吸附剂。
2.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其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等性质的变化。
3.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吸附时间、吸附温度、ph值、初始浓度等因素对改性生物炭吸附铅离子的影响,确定最佳吸附条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和步骤:
1.实验研究法:本研究将以实验研究为主,通过控制实验条件,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收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
2.材料制备:采用高温炭化法制备芦苇生物炭,并利用高锰酸钾对其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出高锰酸钾改性芦苇生物炭吸附剂。
3.材料表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等对改性前后的生物炭进行表征,分析其形貌结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等性质的变化。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在于:
1.以廉价易得的芦苇为原料制备生物炭,为芦苇资源化利用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2.采用高锰酸钾对芦苇生物炭进行改性处理,提高了生物炭对铅离子的吸附性能。
3.系统研究了改性生物炭对铅离子的吸附行为,并探讨了其吸附机理,为改性生物炭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王丽娜, 张文辉, 邓宇, 等. 改性生物炭吸附水中重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j]. 环境化学, 2019, 38(8): 1645-1655.
[2] 刘芳, 陈银生, 张波, 等. 生物炭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进展[j]. 土壤通报, 2018, 49(5): 1231-1239.
[3] 张晓宇, 李红, 仇浩, 等. 生物炭材料对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吸附性能及机理研究进展[j]. 环境污染与防治, 2020, 42(1): 77-83.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