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无线充电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能量传输方式,近年来在消费电子、电动汽车、医疗设备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然而,传统无线充电系统普遍存在效率低、充电速度慢、发热量大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推广应用。
而碳化硅(sic)mosfet凭借其优异的材料特性,如高临界场强、高电子饱和漂移速度、低导通电阻等,成为构建高频、高效、高功率密度无线充电系统的理想器件。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无线充电技术和碳化硅mosfet是目前电力电子领域的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已在这两个方向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在无线充电技术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拓扑、控制策略、线圈设计等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本选题将围绕无线充电用碳化硅mosfet驱动过程分析及设计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深入研究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磁感应原理、磁场耦合机构、功率传输特性等,为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的设计奠定理论基础。
2.分析碳化硅mosfet的特性参数和驱动需求,包括开关特性、栅极电压要求、驱动电流需求等,为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依据。
3.设计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包括栅极驱动电路、电流检测电路、保护电路等,并对电路进行仿真分析和参数优化,以满足无线充电系统的性能要求。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理论分析、仿真建模、实验验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调研阶段: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无线充电技术、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
2.理论分析阶段:深入研究无线充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分析碳化硅mosfet的特性参数和驱动需求,为驱动电路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3.仿真建模阶段:利用仿真软件(如ltspice、pspice等)搭建无线充电系统模型和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模型,通过仿真分析电路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并对驱动电路进行优化设计。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针对无线充电应用场景,分析碳化硅mosfet的驱动特性,设计出满足其特定需求的高性能驱动电路。
2.结合无线充电系统的特点,对碳化硅mosfet驱动电路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功率密度和稳定性。
3.通过仿真和实验,对所设计的驱动电路进行验证和评估,为无线充电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 赵浩然,张波,李琳,等. 大功率无线充电系统中碳化硅功率器件的研究进展与应用[j]. 电力电子技术,2022,56(03):38-47.
[2] 张兴,谢少军,赵争鸣,等.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技术现状及展望[j].中国电机,2021,44(01):1-13 20.
[3] 孙跃,王丽梅,张浩.无线充电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电源技术,2021,45(08):1461-1465 1470.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