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选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出行方式,近年来在我国城市迅速普及,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出行习惯。
尤其在高校校园,共享单车因其便捷、经济、环保等优势,成为大学生出行的重要选择。
然而,随着共享单车数量的激增,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车辆损坏、骑行安全等,影响了用户体验和满意度。
2. 本选题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共享单车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1.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共享单车满意度进行研究:1.用户满意度现状调查:多数研究表明,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整体满意度处于中等偏上水平,但在车辆维护、停车管理、押金退还等方面仍存在不满。
3. 本选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写作提纲
1. 主要内容
本研究将围绕校园共享单车满意度影响因素展开,主要内容包括:1.共享单车满意度现状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校园共享单车用户的整体满意度水平,以及对车辆状况、服务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具体评价。
2.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分析:构建校园共享单车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用户个人特征、使用习惯、车辆因素、服务因素、环境因素等对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4. 研究的方法与步骤
本研究将采用定量研究为主,辅以定性分析的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文献综述:查阅国内外关于共享经济、消费者行为、满意度理论、共享单车满意度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文献,了解相关研究现状和理论基础,为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2.研究设计:明确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设计问卷调查方案,包括问卷内容、调查对象、抽样方法、数据收集方式等。
3.问卷设计:根据研究内容和相关理论,设计问卷题目,测量用户对共享单车的满意度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5. 研究的创新点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研究视角:将研究对象聚焦于校园共享单车用户,区别于以往研究对城市用户的关注,深入探讨校园环境下共享单车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2.研究内容:在分析传统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关注用户使用习惯对满意度的影响,例如,使用频率、骑行距离等,并探讨不同使用习惯用户群体在满意度方面的差异。
3.研究方法:结合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辅以访谈、观察等方法,对研究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和解读,增强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6. 计划与进度安排
第一阶段 (2024.12~2024.1)确认选题,了解毕业论文的相关步骤。
第二阶段(2024.1~2024.2)查询阅读相关文献,列出提纲
第三阶段(2024.2~2024.3)查询资料,学习相关论文
7. 参考文献(20个中文5个英文)
1.李梦雪,王琦,郭佳.共享单车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成都市的实证分析[j].价格月刊,2021(12):89-94.
2.李新,刘畅,徐建.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共享单车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42(01):176-179.
3.田甜,彭勃.共享单车用户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路径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9(32):171-17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