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噬酸菌对于温度耐受力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3-02-11 01: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国内外研究概况

早在1969年,美国弗吉尼亚州和佛罗里达州就有关于此病害的相关报道,但只是描述了它的症状,并没有进行病原生物学鉴定[1]。1978年,果腐病这个名词初现于澳大利亚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植病的手册里,该手册认为这个病原菌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2]。1988年美国首次出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害的报道,该病害当时在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的关岛和天宁岛大肆流行,有关专家确定了导致这种病害发生的病原菌是(pseudomonas pseudoalcaligenes subsp.citrulli)[3]。1992年willems等依据西瓜果斑病病原菌的分子杂交结果,将它重命名为燕麦噬酸菌属西瓜亚种(acidovorax citrulli)[4]。2008年schaad n.w.等重新将该病害病原菌命名为西瓜噬酸菌(acidovorax citrulli)同时升其为种,属原核生物界(procaryotae)、薄壁菌门(gracilicutes)、暗细菌纲(scotobacteria)、假单胞菌科(pseudomonadaceae)、噬酸菌属(acidovorax)[5]。西瓜噬酸菌是革兰氏阴性菌,菌体短杆状、单细胞或双生,单根极生鞭毛。无芽孢和荚膜,严格好氧。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4~28℃,41℃的高温环境下也能生长,但不能在4℃条件下生存。不能产生荧光及其他色素,属非荧光类假单胞菌。2000年walcott等对西瓜噬酸菌的种内分化的研究发现,西瓜噬酸菌存在种内分化的现象,不同菌株的指纹图谱与全细胞脂肪酸之间均存在着差异[6]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分布非常广泛,在中国、美国、澳大利亚、土耳其、巴西、尼加拉瓜、加拿大、印尼、以色列、日本、韩国、泰国等多个国家都陆续不断地有该病发生的报道。国内自1987年起就陆续有人发现和报道瓜类细菌性果斑病病害[7]。1988年张荣意、谭志琼等鉴定出于海南省内两个县里采集的菌株为西瓜噬酸菌[8]。2002年底至2003年期间在山东、江苏、北京、海南等省内,该病害的大规模爆发导致大量嫁接的幼苗死亡,给种植户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4年蔡学清等经过病原物的生理生化鉴定,将当时在福建南平市、霞浦县等地西瓜上发生的病症确诊为瓜类细菌性果斑病[9]。近年来该病害的大规模严重爆发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极高的重视,2006年农业部将此病原菌列入我国对内及对外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2007年该病原菌被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列入对内和对外的重要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目前,在我国已发生瓜类细菌性果斑病害危害的有北京、河北、河南、狭西、山西、山东、黑龙江、吉林、新疆、内蒙古、海南、台湾、吉林、福建、广西等省市自治区[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种子带菌是该病害最主要的一个传播途径,所以生产健康种子是防止该病害的重要一环。首先是要做好产地检疫,选择往年未发生过病害的田块作为制种田;其次要对采收的种子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药剂处理、物理方法处理和发酵处理等。

本研究将围绕发酵处理进行实验。目前,在大田种植西瓜时,瓜农会将整瓜剖开,连同瓜瓤、种子一起放入塑料桶中,附上一层塑料薄膜,置于阳光下暴晒进行发酵处理。现人们普遍认为利用发酵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果斑菌数量,同时降低了种子带菌的风险。本研究将对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对于高温的耐受力进行研究,拟设计不同的温度梯度,探索不同温度梯度对于菌体生长的抑制程度;同时模拟大田条件进行发酵,以论证在发酵过程中温度对于果斑菌的数量是否存在影响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实验材料

实验室保存xjl-12果斑菌株;市售西瓜;分光光度仪;2ml离心管;水浴锅;烧杯、培养皿、试管等玻璃器材。

3.2.研究本内容和方法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本实验将对于大田生产中采用发酵以降低种子带菌风险的可行性进行实验论证,从温度的角度出发,探究温度对于果斑菌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将对于西瓜种植业产生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前期查阅与与西瓜噬酸菌相关文献,了解西瓜噬酸菌研究动态。活化实验室保存菌株并进行预实验内容,实验重复多次;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记录数据,实验重复三次;后期整理分析数据。

实验安排:

2015年09月01日-2015年09月10日 查阅文献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