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1本课题的意义疟疾(malaria)是由一种疟原虫(plasmodium)引起的,是通过按蚊(anopheles)传播的全球性急性寄生虫传染病。
过去疟疾曾是严重危害我国人们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要寄生虫病,新中国成立后,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国疟疾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发病人数从上世纪70年代的2400多万减少到90年代末的数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2.1 研究的内容本项目中使用实验室提供的中华按蚊的四龄幼虫为原料制作多线染色体玻片。
并用实验室提供的引物,以中华按蚊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不同的dna片段作为制作探针的原料。
再通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将不同基因片段固定到多线染色体上。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3.1研究方法本项目的关键研究方法是染色体玻片的制备、保守cdna的克隆、荧光原位杂交。
实验中将利用中华按蚊无锡株实验品系作为实验材料,在恒温室内繁殖建立实验室种群。
用卡氏固定液(甲醇:乙酸 = 3:1)固定中华按蚊晚期四龄幼虫,使用固定好的中华按蚊四龄幼虫唾液腺制作多线染色体玻片。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创新点
荧光原位杂交可以直接测定DNA 序列在染色体上的定位情况,并且其具有安全、快速、灵敏度高、检测信号强、杂交特异性高、能同时显示多种颜色等优点。
在现在和将来的分子生物学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1.学习中华按蚊的固定和解剖唾液腺,制作多线染色体玻片。
2.学习pcr技术、目标基因的纯化和回收、制作探针等。
3.掌握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的原理并自主进行荧光原位杂交相关技术操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