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1 研究意义:
近年来,我国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各地开始探索土地改革制度,希望缩小城乡差距。同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城市建设用地紧张逐渐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1]。2008年6月,国土资源部出台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管理办法》,2008年12月重庆市国土资源局在此基础上制定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管理暂行办法》并获批准,全国首家农村土地交易所成立,地票交易制度由重庆率先开展[2]。
地票交易是指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挂钩指标通过打包的方式在农村土地交易所内公开出让。这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挂钩指标俗称地票,是指包括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用地、乡镇企业用地、农村公共设施和农村公益事业用地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经过复垦并经土地管理部门严格验收后产生的指标。[3]地票交易制度采用先造地后占地的原则,先把废弃的农村宅基地及其附属设施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复垦为耕地,并经过严格的验收形成城乡建设用地挂钩周转指标即地票,指标上市流转到城市,在城市增加与地票面积等量的新增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使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增加,耕地总面积不减少,最大程度上保护耕地的同时有效地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矛盾。[4]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1 研究目标
地票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土地管理制度创新,它在统筹城乡发展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是我国探索出的一条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建设用地日益紧张的新方法,同时也利用了大量农村闲置和废弃的集体建设用地,缓解了城乡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本研究拟通过分析重庆市地票交易制度实践过程中交易价格与收益分配存在的风险,为规避地票交易制度产生的风险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2 研究内容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1 研究方法
1.1 文献研究法
在大量搜集、整理分析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地票交易制度进行理论研究。
4. 研究创新点
1、地票交易制度作为一种对农村土地流转方式改革、城乡统筹发展及实现土地收益公平分配的制度创新,制度尚处初创阶段,交易制度存在某些不足。目前我国学者大多从经济学和法律学角度探讨地票交易制度中存在的一些风险,还未从交易价格与收益分配这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其中存在的风险
2、从目前的研究进展来看,对地票交易制度的认知主要来源于主观感性认识,并未进行逻辑推理或科学评估。本研究希望通过采用科学方法对风险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评估,真实反映地票交易制度风险的实际情况。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5年1月-3月:完成文献资料查阅、基础资料数据进行收集和补充;
2015年3月-4月:完成文献资料整理分析;完成现状资料的收集和分析;
2015年5月:完成论文初稿;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