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文献综述)
课题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20年,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也大幅度提高,与此同时,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也随之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状况也在逐步改善,城乡关系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然而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没有使得城乡二元结构大幅度改善,城乡二元结构状况的改善远远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乡分割的某些制度性因素还未从根本上消除。我国也一直在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而不懈努力。在2002年的十六大中提出了要统筹城乡发展,此后,统筹城乡发展在理论总结和实践摸索中不断完善。在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统筹城乡发展被列为五个统筹之首,足以看出我国对城乡发展问题的重视。接着在2007年十七大上,党中央又进一步提出要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并且在2008年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上,党中央做出了三个进入的判断,表明我国的城乡发展进入了重要的转折时期。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城乡协调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指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主攻方向。2012年十八大报告上提出了要大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三农问题。这些政策规划的实施都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框架安排,推进了我国的城乡一体化进程。
江苏省城乡一体化发展虽然走在全国的前列,但是对于全省各区域来说,南北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快慢不一,存在较大差异。苏南地处长三角地区,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较高,取得了显著成绩,并在地区形成了广泛的影响;苏北地区农村人口比重较大,市强县弱的矛盾比较突出,城乡一体化只是迈入了起步阶段,仍面临许多问题,但与此同时也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因此我们需要探索一条能够均衡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2. 研究的基本内容和问题
研究目标:
根据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观点和理论,选取若干反映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指标,建立了较为系统的指标体系;再通过对数据的统计与分析对所研究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进行了评价与分析,最终得出江苏省南北地区在建设城乡一体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规律。
3. 研究的方法与方案
研究方法:
步骤:
(一)数据收集
4. 研究创新点
本文在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结合了层次分析法(AHP)与主要成分分析法,避免了前人所做研究中只采用层次分析法的弊端,因为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消除样本数据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消除信息的相互重叠带来的影响,使得计算结果更为精确;并且,主要成分分析法可以通过降维简化避免评价指标之间的多重共线性,同时把诸多的指标所包含的信息缩减到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主成分指标,大大减少了工作量,并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始数据的信息;另外,在对评价指标主观赋权的情况下,不同的专家会依据自己的主观经验给不同的19指标赋予不同的权重,很难保证不同的专家会对同一指标给出同样的权重,而权重的多少往往对结果的评价起着重要的作用。该方法中的客观赋权法很好的避免了这一点所带来的缺陷,主成分分析法利用所构建的评价指标模型,根据指标自身的作用和影响力的大小确定权重的多少,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准确。
5. 研究计划与进展
2014.05-2014.06:完成文献综述;
2014.12-2015.01:阅读文献,定题
2015.01-2015.03:实地考察,对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和分析,咨询相关部门,获取资料与数据;开题报告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