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土地价格上涨,城市人口密集增长,我国城市房价迅速飞涨且居高不下,越来越多的人只能望房兴叹。为了更好的保障民生,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保障性住房的政策。然而由于各方的管理不善及保障性住房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保障性住房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管理制度不明确,环境较差,居民素质普遍不高等问题。本文将首先从保障性住房的一些基本概念,确定保障性住房的受益人群及特征,再从政府、市场、社会三个层面分析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及原因,进而针对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和建议。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比较国外与国内住房保障体系,分析南京市保障性住房的现状及问题,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引言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
国外学者更注重多学科、多角度对住房问题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多尼森( donnison)对住房问题的研究开始于回答四个问题:首先是住房需求人数是多少?其次是基于这些人数的住房需求家庭数量又是多少?再次是家庭需求房屋数量有多大?最后是房屋规模建设都会有哪些需求? 他特别指出:“房屋对于其居住者而言 ,不仅仅是住所、可交易的商品,更是其寄托感情的家的所在。而这种情感不因国别而不同,因此这是全世界不论哪个国家在解决自身住房问题的时候都必须考虑的一个共同的要点也指出了由于各国具体状况不同而应谨慎制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各国状况的不同使得各国甚至国家内的不同地区的政策具有相对的差异。”卡若里( karely)提出:“不但应该考虑这种支付能力,更应当将因住房而产出的收入控制到一定数值内,也就是要保证住房支出在整个家庭支出的比重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而不扩大。”而当时学界都认为这个比值应当是25% ,是社会可以接受的最大值,但随着经济不断地产生变化,比值不会一成不变,至今还没有形成较为统一的国际性的住房可支付及其比值标准。伦德( lund)在《理解住房政策》中指出:“住房是一种资源,这种资源的分配及分配结果毫无疑问要同社会公平公正相联系,这种住房资源分配的不平等可能就直接影响到住房者受教育水平或者身体健康程度等等,而与那些拥有富足住房资源的富有者相比就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这种不利情况可能会因同样的原因而延续到下一代。”因此,住房资源分配不公便成为社会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还以伦敦的购房现状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即贫困家庭的孩子因为购买住房的问题而无法获得与富裕家庭孩子一样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机会。在调查方法方面,伦德强调必须要用实际调查的方法深入社会家庭来了解社会上真正的住房供需情况,以此才能进行科学的总结和研究。国内: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5. 参考文献
[1]wong , tai-chee and xavier guillot,a roof over every head: singapore''s housing policies inthe 21st century:between state monopolyand pritxatisation , calcutta: sampark ,2005.
[2]罗尔斯:《正义论》, 何怀宏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27-28页。[3]kenneth t. rosen and madelyn c. ross,“increasing home ownership in urban china: notes on the problem of affordability 1 hous-ing studies , vol. 15 , 2000 , pp. 77-88.[4]埃温德.s.米尔斯: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2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年,第9页.[5]崔竹: 《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学位论文, 2008年,第5页
[6]邓小鹏. 保障性住房的社会化[m]. 福建: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4 年 9 月.[2] 魏丽燕. 社会保障性住房供给机制与方式研究[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