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为保障我国中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利,政府推出了保障房政策。然而,研究显示,保障房由于居住人口庞大、结构复杂,因此很难满足大部分群体的不同居住需求,且其中大部分可持续生计能力较差。同时,保障房大多地理位置较偏远,降低了居民生活的便捷度,也阻碍了他们生计多样性的选择。随着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保障房不应该只是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一个栖身之所,更应该提高其宜居性,以便于帮助此类人群缩短通勤距离,更深层地融入社会,加强他们的归属感与凝聚力,提高其可持续生计能力。本研究期望社会更多关注城镇中的保障房宜居性等问题,并为提高保障房社区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建议,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的保障房制度。
2. 研究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内容:首先从宏观背景和理论入手,研究并阐述保障房的宜居性概念与指标、居民可持续生计能力理论,以及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其次,收集并整理调研数据,按照调研的社区片区、小区新旧水平、住户信息及保障房评价进行细分,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建立宜居性评价指标和体系,进一步分析南京市保障房宜居水平;然后,利用空间生产等理论定性分析保障房在居民进行生计策略决定时起到的作用;最后,从不同层面为健全完善保障性住房体系,增强保障房社区家庭的可持续生计能力提供建议,以期规避可能出现的社会问题,优化保障房社区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保障房制度。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南京市现行保障性住房的住户满意水平及宜居性水平;完善保障房制度如何作用于提高中低收入者可持续生计能力
写作提纲:首先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文献综述,了解现状;其次分析可持续生计理论、贫困治理理论,并构建保障房宜居性评价体系,研究实证方案,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实证;然后研究启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最后进行总结和展望。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国外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保障房社区的宜居性和社区家庭生计都存在问题。国外对社区的宜居性研究对社区宜居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区的规划思想和评价体系上,其中以“西雅图可持续社区指标(Indicator of Sustainable Community)1998”、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规划思想为代表。Asami提出可持续性(Sustainable)也应该是衡量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和指标。Evans认为宜居性有适宜居住与生态可持续性两个层次。在保障房实行方面,保障房社区建设初衷在于保障生活质量,更好地进行收入分配,避免社区和地域的隔离。由于环境的复杂性,保障性住房的可持续性发展正在受到破坏。公共住房毁坏引发的大规模搬迁对住户造成了就业、住房质量等方面的冲击,其中耻辱感严重阻碍了社会家庭互动。Forrest-Bank et al提倡关注保障房住区青少年的脆弱性及其应对风险的保护能力和恢复力。
国内研究现状:国内相关研究主要落在社区发展路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社会融合方面。李文、傅方煜认为除去公共空间的联动性不足和服务联系不强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是影响保障房居民消费福利的重要因素。刘学成等从生活安全性、居住方便性、自然环境舒适度、人文环境舒适度、出行便捷性、居住环境健康性角度出发,基于模糊数学原理与层次分析算法对住宅宜居性进行综合评价。周勇等选取医疗、教育、市政等34个指标,建立城中村安置社区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陈叠提出,要实现以人为本的保障房制度初衷,应该建立由政府监管、居民监督的社区管理体制,培养住户互帮互助的社群意识。
4. 计划与进度安排
首先确定选题并查阅国内外论文资料,进行文献综述;其次进行理论的研究学习,包括可持续生计理论,贫困治理理论,模糊性综合评价法等;然后构建保障房宜居性的影响因素及框架模型,选取南京市四大片区的保障房及其住户为研究对象,从住户个人基本信息、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情况、家庭社会邻里关系及社区及物业管理四个大方面进行调研,收集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接着通过定性及定量分析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及总结展望。
5. 参考文献
[1]residential satisfactionas an intervening variable in residential mobility. speare,a j. demography .1974:60-70
[2]environment:methods andtheory for evaluation[m].asami y.university of tokyo press.2001:35-47
[3] 杨俊玲.农民工住房问题及保障政策研究[d].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2.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