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文献整理研究开题报告

 2023-09-01 09:09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中古时代的中国是一个公认陆权国家,我们对古代中国的关注点往往集中在土地之上的政治故事、军事角逐和经济博弈,其实在大陆之东的海洋也从没缺乏古代中国人的身影。中国的海上贸易至少发端于汉代,到了唐朝开始具有规模。“海上丝路”的南北航线在元明时期达到最大程度的交融。但随着明初海禁的实行,如蓝鼎元在《论南洋事宜书》所说:“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日弊”,在明朝开国后很长的时期内,中外贸易基本上限定在“朝贡贸易”的框架之内进行。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间,郑和船队七下西洋,遍访亚非30多个国家,是中国古代规模最为宏大、路线最为长远的远洋航行,是海上丝绸之路在那个时代一个全程式的验证活动,也是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史上的一次壮举。正统之后,朝贡贸易急剧衰落,随之而来的是 私人海上贸易的兴盛。从 16 世纪开始,由于美洲 白银的大量开采,国际市场的需求大幅度增加。 据估计,自 16 - 18 世纪以来,美洲生产了约 6 万 吨白银,近一半流入中国。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 反映了海外市场对中国手工业产品的需求日益增 加。史书记载,“成( 化) 、弘( 治) 之际,豪门巨室 间有乘巨舰贸易海外者。奸人阴开其利窦,而官 人不得显其权利。” 当时“有力则通番船”, 无本钱则以帮雇身份参与民间贸易已是普遍现象。清代,由于海禁政策.广州成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惟一对外开放的贸易大港,形成了空前的全球性大循环贸易。直至鸦片战争后,中国海权丧失,从此,海上丝路一蹶不振,进入了衰落期。中古时代的中国海上贸易以贵重奢侈品和贵金属交易为主从萌发到唐宋发展再到元走向极盛,最后却在明朝走向衰落,折射了古代中国由开放自信走向保守的历程。

本课题着重于对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与分析,从中外学者多维度研究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状况,对于考察古代中国以海洋为媒介的对外关系发展进程、及与周边沿海国家或地区贸易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当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

完成本课题,需大量阅读国内外描写中国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的文献,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筛选,而后针对性的多角度深入文献调研,完成本课题的整理与分析。由于学术界对于海洋对外贸易方面研究文献较少,与之相关的研究内容主要侧重于海运服务贸易开放度、竞争力、逆差、政策等。本文初步探索国内外对于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的记载,完善了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对象,贸易商品的记载等,并进行分析与研究。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内容和问题

本课题要求学生从海洋贸易的角度出发,主要研究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情况。要求学生根据国内外有关明清时期海上贸易的文学著作以及相关文献记载,分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海上贸易主要的贸易商品以及贸易对象等,从而总结出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发展与变化。本课题对考察明清时期中国海上贸易状况,古代中国以海洋为媒介的对外关系发展进程、及与周边沿海国家或地区贸易一体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为当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战略再次提供丰厚的历史基础。

完成本课题,需要:1.针对研究内容,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查阅2本以上相关专著、10篇以上的相关论文以及至少2篇文献;2.对相关参考文献资料进行阅读并有针对性的思考,找到共性后可按照贸易对象或出口产量等进行分析,通过图表或数据等形式展现;3.得出结论观点明确,内容详实,表达准确流畅并应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解决的关键问题: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设计方案和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前期大量阅读和查阅相关书籍及文献资料,利用“中国期刊网”和“外文期刊数据库检索”“magzinelib”“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等。然后对明清时期中国贸易出口商品和贸易对象进行记录与整理,通过用数据或图表进行进一步分析;最后归纳总结出明清时期海上贸易情况。

技术路线:

1、利用数字图书馆、网络和期刊著作等资源,大量搜集相关文献和资料,研究分析,确定研究方向;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研究的条件和基础

1、经过大学四年的系统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翻译理论知识和研究能力。

2、通过前期相关论文写作课程学习,了解并较好掌握课题研究的流程和方法。

3、学校图书馆等专业网站都对在校学生免费开放,搜集了相关资料,为完成论文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10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课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